400-678-2778

[email protected]
热搜产品:药用防潮铝箔袋食品级铝塑复合包装膜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发布时间:2015/05/15 12:06:32  阅读量:2413 次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四、咬色故障

所谓“咬色”就是,在叠印时后一叠印色将已干燥的前一色墨再次溶解并反拉下来的现象。咬色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咬色“发花”现象

图 8中,上图是咖啡色叠印白墨时发生了“咬色”,外观“发花”;下图是正常叠印时的外观。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再如图 9,上图单色蓝印刷(在叠印黄墨前)的外观图,下图是蓝墨叠印黄墨后,部分蓝墨被黄墨溶解反拉呈现的“发花”现象。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图 20中,是墨色叠印白墨时出现“咬色”现象,可见墨色墨在叠印黄墨时没有“咬色”(如燕子的翅膀),而在叠印白墨时出现了“咬色”现象,而且表面为网格形状,因为黑墨在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后虽经过了流平,但在网墙部位的墨层厚度还是较原网穴部位要薄,在黑墨薄有部位墨层被完全“咬掉”而露出网墙形状。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2.咬色“刮痕”现象

易被误认为是刮刀因素生产的刮痕故障,如图 21,最右侧是单色蓝(叠印红墨前)的状态,左侧图是蓝色叠印红色墨层之后的状态,表现为纵向的线条状。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3.咬色“白点”现象

图 22是PTP印刷中(表印,与里印的色序相反),白墨叠印绿网点时出现的咬色现象,绿色网点转移不良。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4. 咬色“拖尾”现象

图 23是因咬色产生文字“拖尾”现象。图 24是图 23的放大图示。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另外,咬色也可能出现在使用溶剂型胶黏剂复合过程中,因为溶剂型胶黏剂中的溶剂对已干燥的墨层也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图 25是OPP薄膜印刷(未印白墨,使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作底涂挤出复合时出现的“咬色”现象。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咬色故障的现象与其他故障现象多有相似之处,但有其自身的特征:

①咬色现象严重时,后叠印色的版辊上会粘有溶解的前一色的油墨,甚至将后一叠印色的墨盘“染色”。

②前一色的油墨转移正常,只是在叠印后部位墨层被后一色反拉下来,我们只需要对比前一色墨层在叠印前后的状态,就能很明确地确认是否是咬色故障,而不至于和与之相似的其他故障相混崤。

咬色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后叠印色的溶剂成分对已干燥的前一色墨膜的溶解性过强,在处理咬色故障时要注意以下因素:

①不同型号油墨间的相互匹配。现在印刷厂往往使用2-3家油墨厂的油墨进行搭配使用,如黑墨用东洋的,蓝、红墨用质量稍好一点的油墨,黄、白墨再用价格便宜一点油墨,本意是在油墨的质量和价格之间寻找价值的合理化。由于不同厂家油墨配方设计的差异,在搭配使用时要注意叠印效果,是否有咬色现象等。

例如,图 26,上图为叠印前的单色兰,39兰被45黄咬色(中图),黄墨墨盘中的油墨变绿,后换用NB23黄后正常(下图)。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故障(三)

②具体油墨型与机速的匹配。高速印刷用油墨的配方设计对已干燥墨膜的再溶解能力较强,如果用于低中速印刷,则因接触转移的时间较长而易发生咬色现象。咬色现象,并非完全是油墨的质量问题,注意与实际应用条件的匹配性更重要。在咬色现象较轻微的情况下,提高机速有助于减少咬色故障。

③适当调节后一叠印色的溶剂配方(减少真溶剂的量),减少对前一色已干燥墨膜的再溶解力,能减缓咬色现象。

④适当提高后一叠印色的粘度或对后一色的版面吹版风(有层次或小文字时,慎用),也有助于减缓咬色现象。

⑤后一叠印时的压力不能偏大,压力越大往往使咬色现象加重。

⑥前一色使用了接近变质的旧墨时,易出现咬色现象。

                   





Website © 2019 香港全年免费资料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苏ICP备05062093-1号
地址:江苏无锡新吴区硕放中通路99号 销售直线:0510-85255572 400-678-2778 联系人:丁经理  邮箱:[email protected]